夜
小
中
大
的意思,偏偏每次郤至都堅決要打。
作為中軍佐的士燮也多次反戰,算是為欒書分散了一些火力。
欒書是元帥、執政和中軍將。
士燮是中軍佐,還是元帥、執政和中軍將的順位接班人。
現在? 晉軍獲得了「鄢陵之戰」的勝利。
欒書和士燮之前的表現卻是很拉胯? 眼光不行已經被實錘,智商方面難免也要遭受質疑。
他們不能否認「鄢陵之戰」對晉國的重要性。
但凡是有點智慧,誰看不出「鄢陵之戰」是晉國的一個轉折點?
要是打輸了,其實對晉國來說也就那樣。
反正「邲之戰」晉國已經輸了一次,頂多也就證明晉國已經不行? 沒有更壞的結果。
一旦打贏了「鄢陵之戰」卻是另外一種意義了!
取得「鄢陵之戰」的勝利,代表晉國不是不行了? 上次「邲之戰」只是一個意外而已。
只要晉國貴族能精誠團結,重回巔峰只是時間問題。
畢竟? 這一次「鄢陵之戰」的含金量十足。
所以一再力主開戰的郤至必然要光芒萬丈,進而使郤氏的威勢更足。
這樣結果也就很明顯。
欒書和士燮的無能? 承托起了郤至的果決與睿智。
卿位的第一和第二一起拉稀? 排位第三的郤錡卻得到加持? 能不使欒書爆發極度的危機感嗎?
呂武聯想到士燮的作為,清楚欒書必須做點什麼,要不郤錡的上位也就是下一次卿位輪替的事。
這不是取決於欒書、士燮或郤錡,會是除了欒氏……,可能還有范氏,之外所有貴族階層的選擇。
以士燮行事作為,超過八成的機率會接受。
看欒書一直以來的表現,再聯想到欒氏與郤氏的矛盾,他絕對是要掙扎。
這樣一搞,除開欒氏之外,整個貴族階層的意志無法得到伸張,欒氏就是下一個趙氏。
用了強烈危機感的欒書想要借國君去處理掉郤氏,很是順理成章。
軍帳里的人看着暴跳如雷的國君,不算呂武,其餘人無不是盡力在掩飾笑意。
呂武暗中觀察下來。
作為老陰逼的欒書儘管繃着臉卻在伸展眉頭。
胥童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他家與郤氏的大仇人盡皆知,心中喜悅該笑就笑。
長魚嬌以及清沸魋要含蓄一些,勾起的嘴角卻很能表明態度。
達到目標的欒書在離開前,很有深意地盯着呂武看了一小會。
他沒有多說什麼,離開後派了個絕對的心腹去追楚共王熊審,名義上是要進行賠罪。
理由都是現成的。
楚共王熊審畢竟被射了兩箭。
欒書是晉國的元帥、執政和中軍將,假惺惺地派人賠罪,很符合當下的禮節。
他才不會傻乎乎地直接跟楚共王熊審勾結,吩咐心腹利用話術讓楚共王熊審得知晉國內部矛盾卻是很輕易能夠辦到。
楚共王熊審年輕卻是一個雄主。
即便楚共王熊審沒聽欒氏家臣出話外之意,難道楚國的眾臣中就沒有一個聰明人?
欒書離開沒有多久。
呂武也找了個理由向國君告辭。
回到軍帳,他讓裏面的人退出去。
「欒書這是要搞大事啊!」他閉着眼睛深思,想道:「我之前也一再向姬周釋放善意,甚至還多次資助,會不會被牽扯進去?」
用膝蓋都能想得出來,國君接下來肯定會調查姬周那邊的情況。
呂武見姬周,包括進行資助,肯定是要被國君查到的。
他不太確定國君會有什麼態度。
要說後悔?
那肯定也是不後悔的。
不是什麼男子漢大丈夫的事。
好不容易記得關於這個年代的一些事情,知道姬周會是下一任晉國的一國之君,卻是沒提前是抱大腿,會被當成傻子的吧?
既然干都已經幹了,後悔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