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應工地的需求。
文同點名要的三輥榨汁機順利的到貨了,藉助龐大的資料庫,設計製造這台機器沒費多少事。機械廠只是對榨輥消耗了太多鋼材有些意見。文同看了下,機器看起來一點也不比他看到的舊式設備差。
「不過裏面不少零件的強度有問題,所以使用壽命就不大好說了。」蕭貴說,一些關鍵的連接件、齒輪傳動件之類的東西,雖然是造出來了,限於材料xing能,耐用xing比較差。
「沒關係,這次帶了不少備件來。」諶天雄不以為意,「壞了就換麼,第一次造東西,質量差點難免。」
除了榨汁機,還有專門用來破碎撕開甘蔗用旋轉刀和破碎機,經過碎裂處理的甘蔗比起土法直接將甘蔗送入榨輥出汁率要高得多。
一個月後,製糖廠的廠房和設備安裝終於宣告完成。鍋爐一次點火成功,蒸汽機運轉起來。徐聞的上空第一次冒出來象徵現代工業的滾滾黑煙。這家在本時空獨一無二的半機械化機器製糖廠終於開始批量生產。它的ri榨甘蔗能力為70噸,設有切蔗、壓榨、煮糖等車間。除了煮糖車間繼續沿用老式的手工cao作方法外,其他車間都使用機械。煮糖車間完全不用火,而是直接使用鍋爐的蒸汽加熱。
華南廠那高聳入雲的煙囪和鋼鐵的榨蔗機――令很多本地人感到驚奇。當聽說糖廠繼續代為加工甘蔗之後,許多蔗農都不惜遠道送來甘蔗,只是為了開個眼界,看看這新法的糖廠到底是怎麼運轉的。一捆捆的甘蔗用牛車載送回位於徐聞縣城南門的製糖工場後,首先進行機械加工:甘蔗先經蔗刀整平、切斷,再經破碎機將甘蔗撕裂。破碎機是很有講究的,因為甘蔗的糖分存置於「蔗髓」內,破碎機的只是依甘蔗的纖維方向進行破碎,以免在破碎的過程中將「蔗髓」打破,造成蔗汁的流失。
破碎完成後的甘蔗用人力成筐的運送到壓榨機的投料口上。三輥壓榨機一次可出汁70%,而現代一般的糖廠,都是用數台三輥機或者多輥機連續壓榨,有的要十五輥才算完成。出汁率高達90%。
穿越者沒有這樣的機械條件,所以採用反覆壓榨法。第一次壓榨之後並不將甘蔗渣棄去,而是堆在一旁,等生蔗全部榨完,再重新過壓榨機。雖然頗耗人力,但是獲取的收益還是相當可觀的。
經過壓榨機榨出來的甘蔗汁先送到鐵製的加熱器里,甘蔗汁在裏面一面流動一面用高溫的蒸汽進行加熱,然後再經水泥的加灰槽,再此加入石灰進行澄清,最後通過陶瓷和玻璃的管道被輸送到沉澱槽,讓生成的雜質沉澱,澄清後的甘蔗汁進入熬煮鍋里繼續用蒸汽加熱出糖。去除糖蜜的方式依然採用瓦溜的技術,但是規模卻上了等級,超過三十個瓦溜在煮糖車間裏一字排開。
熬煮、加灰工藝在得到了臨高的溫度計、ph試紙和其他試驗設備的支援下,文同經過多次實踐和反覆試驗之後,終於掌握了熬糖時各階段的溫度、加灰數量等一系列數據,並且制訂了相應的生產工藝流程。煮糖師傅們原本對他的這套東西不以為然――他們都是跟着師父幹了多少年,憑藉着長期的實踐經驗才掌握這門技術的,而且掌握的還很一般。所以對這套新玩意抱着懷疑的態度,甚至準備看東家出醜。
但是東家靠着玻璃管、紙片還有一些說不清什麼東西的罈罈罐罐,不但煮出了糖,而且每一鍋都不出任何紕漏,甚至出糖量都幾乎一樣!這對煮糖師傅的自信心來說簡直是毀滅xing的打擊――本縣、本府最高明的手藝的煮糖師傅也做不到這點!
看到煮糖師傅們畏懼加崇拜的眼神,文同即得意又有些失落:為什麼我們的科學和工藝從來都是經驗主義的。就沒有一個人想去探究它的原理,制訂出標準來呢?
這套辦法的實行使得煮糖工序里的浪費大為減少。而且文同藉此制定出更嚴格的損耗率控制的考核制度――既然生產因素都是可控的,那麼產生超標準的損耗的唯一因素就是煮糖工人的責任心不強了。從這天起,原先在煮糖車間被稱呼為「師傅」的人,就變成了「工人」。
這一整套的流程比傳統工藝的土糖寮不知要高效和便捷多少倍。規模化、半機械化生產甘蔗蔗糖的情景使得當地無論士庶人人目瞪口呆。
驚訝還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