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都是田氏的出身,只是不清楚有沒有過接觸了。
孫武並不想跟智瑤多聊點什麼,實際上能好好地講幾句話都算有禮貌了。他來晉國,需要先看看智氏各封地的情況,隨後再親眼見識一下智氏私軍的戰力,之後才跟智瑤有得聊。
智瑤在得知孫武想做什麼之後,攔是肯定不會攔着,乃至於會暫時放下手裏工作,刻意又專門地帶上孫武先到「黃父」一游。
因為有過刺殺的事件,輪到智瑤出門的時候,五十名甲士是標配,少不得一些身手靈活又矯健的武士,外圍則是必須有人先行探查,安保的規格方面比一國之君都要高。
孫武並不介意去「黃父」,到了地方直接說讓智瑤不要跟着,跟着想看到實際狀況太不容易,自己逛一逛也就是了。
好像……,有點道理的樣子?
身份足夠高,哪怕自己沒有當回事,下面的人敢隨意應付嗎?不說是多麼造假,刻意地去規避某些事項,總是會做的。
所以,領導通知之後再去某個地方,能看出什麼的話,該是下面多麼不小心啊。
「趙氏出兵北上?」智瑤人離開『新田』,苦了往來送消息的人了。
關於趙氏出兵北上的消息,負責的人探查到立刻用快馬傳遞消息,送到智瑤手上花了十八天。
根據情報,趙氏一個「師」目標很明確地往夏屋山行軍,事先也通知了沿途的智氏邑宰。
沒有得到智氏家主同意再大軍路過這種事情,除非是打內戰的時候,要不然一般不用得到允許,事先進行通知純粹是表明無惡意。
智瑤心想:「只有一個『師』嗎?」
一個「師」肯定滅不掉代國,頂多就是先給代國一記狠的,佔了先手上的便宜,再展開交戰罷了。
智瑤給子貢新的命令,只是派人盯着就好,不用干涉趙氏那一個「師」的北上舉動,再密切注意趙氏在「晉陽」剩下兩個「師」的動向。
「趙氏現在還有多少兵力?擺在『晉陽』的就有三個『師』,『趙』地起碼能集結兩個『師』,另外兩個封地怎麼都能湊出一個『師』的兵力。」智瑤心想。
恰恰就是因為趙氏手頭的兵力還比較充足,搞得他們自己都感覺到難受。
情況就是趙氏還有着不少「士」和「徒」,導致需要的可用耕地很多。而他們遭到了瓜分,開墾新的耕地需要時間,搞到需要向其他家族借糧食度日了。
智瑤能充分理解趙氏想要對外掠奪的迫切心理,換作老智家遭遇到那種狀況,肯定不會老老實實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呀!
正當智瑤在處理關於趙氏的其它事情時,只是在「黃父」逛了兩天的孫武提議前往「鄴」城了。
目下的「黃父」其實沒有多少人,要說有多少學者也是未必。
畢竟,當下的識字率就那樣,滅國戰爭爆發的不多,並不是絕大多數貴族失去自己的封地,只能到處躥着找新出路的年代。
在「黃父」數量最多的是來自智氏各地的學子,他們不是智氏的族人,便是家臣的子嗣,同樣也有依附智氏的中小貴族家的孩子。
對於打造一座學城來說,智瑤是很認真的。
哪怕無法吸引來很多的大賢,當成智氏培養人才的培訓地點,不行嗎?
當然了,目下也就智氏有條件這麼幹,其他家族想學都學不來。
孫武並沒有對「黃父」發表什麼意見,有明顯的改變就是願意多跟智瑤多聊一聊了。
還是那一句話,智瑤只要孫武到了就行,其它什麼的真心不急。
「既然願意來,就代表雖然已經六十二歲,還沒有想要真正沉寂下去。」智瑤真的不急,甚至認定孫武會在老智家繼續發光發熱。
他們第二個到的地方是「鄴」,等孫武看完了「鄴」城的一系列作坊,問了問每個月的出產量,之後沉默了兩天。
在第三天,孫武主動找到了智瑤,說道:「智氏當滅衛。」
割取什麼城池?已經將衛國君臣控制住了,坐實禮器就是衛國加塞,直接滅掉挺好的。
智瑤抿了抿嘴,搖頭說道:「滅衛不可取,我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