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1658年,隆武十四年,建武二年二月春。
南京外圍,旌旗飛揚,佈滿了隆武朝廷的兵馬,充斥着天南海北的口音。
三十萬大軍,沿着秦淮河一線,紮下營盤,大綿延五六十里,聲勢浩大,場面壯闊。
在安慶失陷後,朱以海只能收縮兵力,困守南京,做最後的堅持。
這時,隆武率領三十萬大軍,步步緊逼,終於進抵南京東郊大勝關,要給持續近兩年的唐魯之爭,畫上一個終點,決定誰才是大明的主宰。
李成棟在投降隆武后,跟隨着隆武軍主力出發,受鄭成功節制,為大軍前驅,進抵秦淮河西岸。
李成棟對建武軍的情況十分了解,知道各部虛實,在他的幫助下,隆武大軍不斷壓縮着建武軍的陣線,數次擊敗意圖反擊的建武軍。
如今朱以海手下,只剩下老帥張名振部,還在苦苦支撐,而隆武朝則是大軍雲集,南京城中不到五萬江北軍,雖然英勇抵抗,但是無法彌補數目上巨大的差距,敗亡已經是註定之事。
此時,在南京西郊,湖廣來的十萬順系大軍,作為隆武本陣,駐紮於大勝關,福建來的十萬鄭軍,則前出至秦淮河西岸,逼近南京外郭,江西來的金聲桓,兩廣來的曹志鍵,還有浙軍降將方國安等部,則駐紮於秦淮上游的方山。
三十大軍,營寨遍佈,旌旗招展,騎兵來往疾馳,聲勢滔天。
李成棟跟隨鄭成功,駐紮在外郭附近,做為降軍,他的營盤,里說當然的頂在最前面。
因說江北軍龜縮進了南京城內,但是李成棟紮營,依舊是一絲不苟,盡顯老帥風範。
李部士卒,豎起柵欄,又在柵欄外挖了兩道深壕,挖出來的土,堆成羊馬牆,牆外佈置拒馬、鹿角,撒上鐵蒺藜,可以說是固若金湯。
這也是李成棟長期與清軍作戰,營盤若是不牢固,一個不留神,就會被清軍騎兵衝垮,所以形成了扎硬寨的習慣。
這時,前軍總大將鄭成功看見李成棟的營寨,不禁暗自點頭,「忠武王這個營盤扎得,令孤很是欽佩。」
李成棟感嘆道:「江北軍、漢軍,行軍紮營,都是這種硬寨!為乃是防備騎兵突襲,還有夜間襲營!」
兩人正說話間,營地外出現近千江北騎兵,他們在營地外偵查窺視一陣,為首一員戰將,忽然領着騎兵,經直向李成棟的營盤殺來。
正挖壕,佈置拒馬的李部士卒,見此連忙撤退入營。
李成棟見那隊騎兵,不禁皺起眉頭,一旁鄭成功見他神情,又拿出千里鏡,抽出鏡筒觀看,只見一員威武的大將,挺槊縱馬,風馳於前,身後騎兵打着一面「李」字認旗,奔馳中迎風招展,緊隨於後。
「認識?」鄭成功不禁笑問道。
李成棟陰沉着臉道:「乃某逆子李元胤!」語畢,李成棟一揮手,麾下大將郝尚久,立時率領李部騎兵,越壕而出,呼嘯着向江北騎兵迎擊上去。
現在,李元胤手上幾千江北騎兵,已經是朱以海手中最後的王牌。
這支在遼東,給漢軍效力數年的精銳騎兵,清一色的馬槊、胸甲、還有騎兵特製的燧發火槍,不僅裝備精良,作戰也十分彪悍。
近些日子以來,在建武朝處於絕對弱勢的情況下,他們依然數度出城偵查、刺探,騷擾大軍紮營。
鄭成功只聽見馬蹄隆隆,李部騎兵,迎面而去,而江北騎兵絲毫不懼,跟着那迎風招展的「李」字認旗,直接撞向郝尚久的騎兵。
沒有勢均力敵,鄭成功只見李元胤直接將郝尚久殺穿,騎兵奔馳到營地外,放槍挑釁,破口大罵。
李成棟見此,不禁臉色漲紅,急令士卒防禦。
李部士卒連忙端起火槍,涌到寨牆邊上,而這時,被衝散的郝尚久,又重新整頓了隊形,從左後方殺來,於此同時,鄭軍大營內也奔出一隊騎兵,意圖合圍這股精悍的江北騎兵。
李元胤見此急令撤退,江北騎兵紛紛拔馬回撤,而李元胤則手提馬槊,勒馬駐立營前,待騎兵皆退,才拔馬馳騁而去,在敵軍合圍之前,全身撤退,宛若常山趙子龍在世。
鄭成功見此,不禁讚嘆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