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首映禮還是免了吧,在米國已經開過了……」吳天笑着拒絕了包子的提議。
《第九區》終於要登陸國內了,雖然相比米國晚了兩個多月,不過好歹算是引進了,吳天對此也少不了感到高興。
其實這其中不乏天正影視在國內的影響,以及柳吳系在宣傳系統的影響力。要知道《第九區》的內涵可並不符合當局的主流思維,如果這要是一部國產片,鐵定是要被封殺的,如果這是一部小製作的荷里活大片,就算要引進,也少不了進行大量刪剪鏡頭,奈何這是吳天拍的,一個中華人大導演——還不是加入了外籍那種華裔導演,並且還是一個擁有者強悍背景的大公子,更有天正和柳吳系撐腰,《第九區》終於完完整整的進入了國內院線。
於是,作為米高梅—新視界電影院線老總的包子,少不得興奮異常,特地跑來京城商量着邀請天少舉辦一個首映典禮。
「天少,米國是米國,咱們是咱們嘛,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包子嚷道。
「呵呵,這部片子原本我都沒考慮過在國內上映,裏面有些內容上面可不見得喜歡,所以還是低調一點吧。」吳天安撫道。
在中華,最憋屈的職業大概就是文人——文藝工作者也算其中一種,從秦始皇焚書坑儒開始,各代官方對於言論的控制都相當重視,只要稍稍逾規的,都免不了要受到壓制。新中華建國之後,因為電影而發起的運動,更是促就了某人掌握到了權利,乃至最終發展到禍國殃民的程度。
八十年代前期,有過短暫的自由之後,很快又因為兩場運動而越來越嚴格,最終不論是文學還是影視,都成為重點管制對象。寧肯做到殺錯也絕不放過,導致十年代國內禁片成堆,其中不乏一些例如《活着》、《鬼子來了》之類佳作。
雖然相比那些作品更觸目驚心的內容,《第九區》要相對內斂許多。看着就是一步毫不相關的科幻片,可保不准就能被人看出其中隱喻,更重要的是某些人慾加之罪何患無辭的做法——當年那位國母,不就是吹毛求疵的嗎?
吳天可不希望自己過度曝光,讓某些人拿《第九區》攻訐自己。
所以這首映禮吳天是絕對不會答應在國內辦的。更不會接受娛樂媒體的採訪,更是早就吩咐了宋竹義那邊密切關注着,一旦有媒體掏到「安德吳」的真實身份,就要馬上行動阻止曝光……
首映禮雖然沒有舉辦,不過吳天還是在眾人的強烈要求下,去看了第一場電影。
京城米高梅影院的一號演播廳里,吳天、柳小青、劉昕羽,以及白亞平、高陽、方俊生,甚至林絮、常樂、薛可卿等一眾在京的人,全都跑了過來。再加上各自的助手、保鏢,幾乎佔據了一小半座位,可謂聲勢浩蕩。
吳天對此不無自豪,哥們現在也是萬眾環繞的核心人物啊。
不過電影剛開始沒多大一會兒,吳天的好心情頓時就蕩然無存了——因為今天選擇觀看的,是國語配音!
眾所周知,國語配音絕對是坑,貌似那幾個譯製片廠就那幾個配音演員似的,不論配什麼片子,說話就那一副腔調。總給人一種老外說中文的感覺,那叫一個破話畫面,破壞情節!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最大的原因其實就在於國內的對國外影片引進的限制。能夠引進國外影片的,只有那麼一家國字號公司,而這家公司自然也只會把引進的國外片分給那些國字號的譯製片廠譯製!
而國字號的譯製片廠配音演員也就那麼幾位,都是終身制的員工,而每年國內引進的片子數目是有限的,他們自己都排不滿班。自然不會再去社會上招募新鮮血液了……
於是,那幾位當年譯製沉悶的日劇的配音演員,換到慷慨激昂的荷里活大片上,依舊是那副強調,你說那能多破壞畫面感?
所以,雖然上一世吳天的英文就是渣,也從來不看國語配音的荷里活大片,更熱衷於去看原聲帶字幕,雖然看字幕有些耽誤欣賞畫面細節,也根本無法忍受那些國語配音。
暗嘆一聲,吳天轉頭對包子說道:「回頭讓咱們的院線多排一些原聲版的場次,這國語版當個配搭就行了……」
吳天身邊一側坐的是包子,他算今天的「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