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平靜的日子一連過了幾天,在葉明盛的安排下豐州軍的各項工作,也都是在有序進行當中,大家都在期盼着天子使臣的抵達,葉明盛正式繼任正三品遼陽督軍,奉武軍指揮使,豐州軍更名為奉武軍,舉辦盛大的閱兵儀式慶祝了。
不過在此葉明盛同時也是在秘密籌備着一個新的計劃············
葉府書房中,賀敬雲來到葉明盛的面前遞上了一份文書稟告道:
「大人,這是參謀部最新拿出來的我軍編制方案,您看一看還有什麼問題了嗎?」
從賀敬雲手中接過文書,葉明盛細細翻閱起來,現在遼陽當中雖然還有一些殘存的振武軍散兵游勇,以及土匪綹子之類武裝力量,不過這些人都是跳樑小丑,不足為慮,從整體上而言豐州軍已經是拿下了遼陽全境。
因此現有的豐州軍兵力結構,已經不適用於如今豐州軍的發展狀況,所以葉明盛有意對豐州軍兵力結構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調整。
不過和往常不一樣,這一次葉明盛並不是要擴編,而是要裁軍!
因為振武軍本土派的集體投誠,再加上崔家的廣寧府兵馬的改弦更張,以及後來王牧之拋下的數萬名振武軍士兵,這些人馬加在一起讓豐州軍的規模,已經是突破了十萬人,達到了接近十五萬人的規模···········
要知道這些整個遼陽的百姓,雖然沒有完全的人口普查,但是大概規模着也就是在一百三十萬到一百六十萬人之間。這也就意味着如果葉明盛要繼續保留這麼多的人,就相當於十個老百姓養一個士卒,這對於本就貧瘠的遼陽財政壓力是非常大的。
而且這些士卒都是青壯年,是封建社會小農經濟的主要勞動力,他們都去當兵了那田裏的莊稼,就只能依靠女人老人孩子了,勞動力的缺失隨着帶來的問題就是糧食產量自然而然會減少。
而這對於遼陽一個這樣糧食堪堪能夠自給自足的地區,顯然又是一個很大的打擊,糧食少了就意味着要有人餓死,社會矛盾自然會加劇,不甘於餓死的人勢必會對社會秩序造成衝擊和破壞,這就像是多米諾骨牌一樣,一環扣着一環,一環倒了就會引起全局的連鎖反應············
因此為了體恤民情,維持局勢的和平穩定,豐州軍的裁軍是勢在必行的!、
當然在天下紛爭已生,亂世將至,各方諸侯都在努力招兵買馬的大背景下,只在入關逐鹿中原的葉明盛,雖然考慮到維穩這個問題,願意裁軍縮編兵馬,體恤民情減少百姓壓力,但是這並不意味着,葉明盛就這樣白白放棄這數萬的兵員。
在葉明盛的預想中,裁減下去的兵力將會轉入民團,鄉勇這些預備役部隊,平常的時候從事生產,農閒的時候分批進行軍事訓練,在保障民生的時候基礎上儘可能的維持這些人的戰鬥力,讓這些人能夠在大戰來臨的時候,能夠補充進常備軍中支援戰鬥。
除了考慮到財政民生問題,此次裁軍也是葉明盛針對本土派的一個政治手段,因為本土派的兵力,基本上都是投誠過來的,在當時談判的時候,為了儘快的擊敗振武軍拿下遼陽,葉明盛也是給出了一些承諾,像是不戰後清算,找後賬之類··············
在當時那個環境下葉明盛這些承諾為他贏得了本土派的支持,幫助了豐州軍擊敗了振武軍,基本上算是和平解放了東寧,昌慶兩個府,在避免了豐州軍一些不必要的傷亡的同時,也是減少了本就飽受戰爭摧殘的百姓遭受的苦難。
不過這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還是因為葉明盛做出的這些承諾,導致葉明盛在戰後想要對本土派動手,打擊他們的勢力,缺乏合適的藉口,如果葉明盛撕毀自己的承諾,這不僅對他本人和豐州軍的形象都是極大的打擊,更會引起整個本土派力量的強力反彈。
現在本土派手中的兵馬和豐州軍不一樣,他們依舊是那種軍閥,藩鎮的形式,朱霖,方大為這樣的將領一手把着軍權,一手把着財權,軍隊就是他們的私兵,使他們的權力來源,但是葉明盛不是宋文輝,他不能允許在自己的統治之下,有這樣獨立山頭的存在。
不過因為之前自己的承諾,所以葉明盛為了打擊本土派的力量就需要更加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