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趙匡胤安排在東郡之內的守將,乃是折家將的折克行、折可適父子。
雖然如今的中原已經人心惶惶,但趙匡胤對於這兩父子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一來,這兩父子確實有能力,足以擔當的起這個重任。
二來,這兩父子之間和晉軍之間有血海深仇,是他手底下那些將軍之中,註定不可能倒向晉軍的那一批。
而像這兩父子這樣的人,才是趙匡胤目前要重用的人。剩下的那些,就算是能力再強,他反而要防備一些。
之前薛萬徹帶兵攻打小沛,當時戰死的小沛守將,正是折可適之子,折克行之孫。
折可行都已經是50多將近60的年紀了,但卻在這個時候白髮人送黑髮人,自己的嫡孫戰死沙場,那當然和敵人不死不休,哪怕是豁出性命,也要和對方作戰到底。
在歷史之中,折克行是折家將的第五代。
按說一般的家族傳承三代就沒落了,可是折家沒有,而且在這一代,還是在對外戰鬥中功勞最大,也是最多的!這一代,堪稱是折家將最耀眼的一代。
折克行據墓志銘記載:「與西人戰大小百七十遇,未嘗喪敗,擄獲鉅萬萬」。與西夏戰鬥百七十戰,從來沒有敗績,時人稱「折家兵」,可見其戰無不勝的事跡,被人們爭相傳頌。
折克行,最初供職軍府。後來西夏時常入侵邊境,西夏入侵環慶時,他奉命從河東出師兵救援,據記載折克行,熟讀兵書戰策,多謀善斷,這時候他看準時機,搶佔葭蘆川,佔據有利地形,經過雙方大戰,折克行此戰,斬敵400餘人,招降1000多戶,獲馬畜上萬匹。因功升為知府州。
隨後朝廷討伐西夏時,折克行率部為先鋒軍。在回歸途中,西夏大酋咩保吳良率萬騎來追擊,他請示殿後,折克行排兵佈陣,等待敵軍的到來,折克行待敵過山隘時突然襲擊,大破夏兵,殺死咩保吳良。
此後鎮守葭蘆川,築八寨,守護邊境30年,期間愛護士兵,出奇制勝,戰功最多,人呼「折家兵「,官至秦州觀察使。
其子折可適,在歷史之中,也是一代名將。
從小就很勇武,智謀無雙,天生的馬上高手,從來沒有學習過騎射之術,上馬就能熟練掌握騎射,不得不說這是天賦異稟啊!武功非常高,可以說是天生為戰鬥而生的人,史載「未冠有勇,馳射不習而能」,被當時的人們讚嘆「真將種也」。
他不僅武藝高強,又有計謀。在一次與夏軍的戰鬥中,發揮的淋漓盡致,有一年夏軍十萬人入侵,折可適通過諜報部門的信息,知道了敵人烽火台守衛的姓名,想出了一個妙招,假扮夏軍首領,頤指氣使大聲呼喊這些士兵的名字,把他們一個個從台上騙下來,然後一個個殺掉。
敵人沒有烽火台傳遞消息了,猶如瞎子一般,他也是膽大,親身帶八千騎兵繞到敵人背後,玩了一招迂迴策略,繞到了敵軍後方,這就是現在的閃電戰一樣,突然對敵軍後方發起猛烈的進攻,左衝右突大肆砍殺,差點活捉了夏軍元帥,被稱為戰爭狂人的梁太后。
由於東郡的晉軍只是一支偏師,不管是兵力或者是將領,都沒什麼優勢。
那個時候的衛青,可是做好了集中主力,打贏陳留大戰的準備。
尉遲迥雖是名將,但是,卻也不是折克行父子二人聯手的對手,尤其是折家父子那裏還有幽州騎兵的幫助。
也得虧是因為徐州的事情,讓徐州兵整體上的士氣衰落。
並且,折家父子手裏頭的糧草緊巴巴的,屬於吃了這頓沒有下頓的日子。
種種的因素加起來,尉遲迥才算是堅持到了陳留大戰結束,也算是勉強完成了拱衛衛青兵馬側翼的任務。
陳留大戰結束之後,衛青一方面帶着兵馬高歌猛進,另一方面,又給檀道濟分出了兩萬人馬,配合尉遲迥從另一個方向兩面夾擊,解決北邊的東郡側翼。
而對於折克行父子而言,最大的麻煩並非是能不能打敗晉軍的問題,而是根本就無法去打的問題。
隨着陳留大戰結束,兗州局勢大變,而趙匡胤勢力也難以在保證東郡的糧草問題。
折克行父子之敗,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