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叮,第三人,范蠡,智力102。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范蠡,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謀略家。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後隱去,被後人尊稱為「商聖」。
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與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年輕時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而和文種一起投奔越國,輔左越國勾踐。
傳說他幫助勾踐滅吳,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後急流勇退,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後來定居於宋國陶丘,自號「陶朱公」。
文人雅士崇拜他,經商的人把他當作財神,從政的人推崇他的為官之道。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叮,第四人,姚廣孝,智力101。」
黑衣宰相姚廣孝,在尋常人眼中,他是嗜殺的妖僧,是邪惡的化身。甚至乾隆年間,乾隆帝修訂《四庫全書》要求紀曉嵐等人將歷朝歷代的名臣全部收入其中,明史之中唯獨少了嚴嵩和姚廣孝。
所以,在世俗人眼中,姚廣孝的地位始終非常的尷尬。但不得不說的是,此人確實一首改變了明朝的歷史,如果沒有他,朱棣或許不會發動靖難。
姚廣孝利用陰謀,說動朱棣發動靖難,在此期間,他是朱棣最好的謀士,朱棣也在靖難成功後,將其封為「靖難第一功臣」。
他是一個出家人,本應該看破紅塵,慈悲為懷,卻嗜殺成性,插手紅塵中事;他是一個政治家,在出將拜相之際,卻身披袈裟,澹泊名利;他是如今北京城佈局的規劃者,是《永樂大典》的編撰官;他是道衍和尚,也是「黑衣宰相」;他是明朝歷史上唯一一個以文臣身份入主太廟的僧人。
當姚廣孝見了朱棣第一眼,他就知道這是一個能夠成就霸業的人。他對朱棣說「如果我能夠跟隨你,我一定為燕王戴上一頂白帽。」「王」上加「白」正是「皇」。朱棣聽後心驚不已。
朱棣征戰三年,大多採用姚廣孝的謀略,而姚廣孝做的最大膽最明智的,莫過於直搗京師,這也就造成了朱棣攻下南京後帶來的那場大肆殺戮。
仗已經打了三年,姚廣孝建議,不要再從北往南一個城池一個城池的打了,直接往南京去,打下南京,直接登基,天下就定了。
「母下城邑,疾趨京師。京師單弱,勢必舉。」
在朱棣去攻打南京的時候,姚廣孝留守後方,協助朱高熾和燕王妃徐氏,守住了北平。
朱棣成功登基,直言姚廣孝是第一功臣。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姚廣孝什麼賞賜都不要,白天穿着官服上朝,晚上換上僧衣住在寺廟,就連朱棣想讓姚廣孝還俗,他都沒有答應。
本來野心勃勃的一個人,在輔左帝王成就大業之後,突然野心就沒了,恨不得從此青燈古佛相伴餘生了。
雖然姚廣孝此後一直以僧人身份自居,但是朱棣還是封他為少師,先後讓他教導朱高熾和朱瞻基。
「叮,第五人,李泌,智力100。」
李泌,這是位智商、情商雙雙頂級,辦事、搞關係都遊刃有餘的一代奇才;在安史之亂前後的複雜政壇,他歷經四帝而不倒,廟堂之高、江湖之遠都能從容駕馭,揮放自如的瀟灑人生,讓人欽佩不已。
李泌家族世代官宦、輩輩封公,其政治資源、教育優勢仍非尋常人所能比擬。幼年時的他即粗通儒、道、佛知識,7歲便能下筆寫文,被公認為當時的一代神童。
宰相張說見到李泌,驚喜地恭賀唐玄宗李隆基得到一位奇才;李隆基也驚嘆於李泌的才華,曾因此對他家進行賞賜,囑咐其父母「善視養之「,並且還讓時為忠王的李亨主動放下身段與其結交。
而以才華橫溢、舉止優雅、風度不凡着稱的名相張九齡,也對這位少年一見稱奇;雖然二人年齡(年長近50歲)、地位相差懸殊,但張九齡對李泌視如知己,稱其為「小友「,二人結為忘年之交。
李泌最着名的彭原對出現在了解決藩鎮問題的最佳時機,他推薦李光弼,郭子儀各領一支軍團,威脅叛賊老巢范陽,常山,堵住賊穴與長安的交通要道,然後出扶風東進,威脅